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友会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母校新闻
    • 校友会快讯
  • 关于我们
    • 校友会简介
    • 会长致辞
    • 校友会章程
    • 资质证书
  • 校友风采
    • 学子风采
    • 教师风范
    • 人物专访
    • 校友撷英
    • 各地风采
  • 校友沙龙
    • 校友论坛
    • 校友文苑
    • 校友企业
  • 捐赠事宜
    • 捐赠事迹
    • 捐赠方式
    • 捐赠项目
    • 校友捐赠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制度文件
    • 学习资料
  • 流金岁月
  • 下载专区
  • 联系方式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母校新闻 校友会快讯
  • 关于我们
    • 校友会简介 会长致辞 校友会章程 资质证书
  • 校友风采
    • 学子风采 教师风范 人物专访 校友撷英 各地风采
  • 校友沙龙
    • 校友论坛 校友文苑 校友企业
  • 捐赠事宜
    • 捐赠事迹 捐赠方式 捐赠项目 校友捐赠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制度文件 学习资料
  • 流金岁月
  • 下载专区
  • 联系方式
母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母校新闻

校地合作谱新篇 | 科技赋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发布时间:2025-03-27  |   点击量: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本年度重要工作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已将单产提升作为农业生产的头号工程推进,并承担了重要任务,在全国300个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中,内蒙古占29个(包括通辽市5个),在全国100个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中,内蒙古占11个(包括通辽市2个)。

长期以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在玉米、大豆种植方面坚持科技创新,为全面融入单产提升计划做了充分准备。在玉米种植方面,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民族大学玉米团队和农业推广部门合作完成的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玉米高产高效与绿色生态的协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成果获得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2018年至2025年连续8年列为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技术,在2021年和2023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大豆种植方面,大豆团队成功培育出了高油大豆新品种“内民大3号”,列入2024年通辽市指定的9个高油、高蛋白品种之一,在科左后旗和库伦旗等地推广种植,另有多个大豆新品种正在开展区域试验。2024年,在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基地的大豆栽培模式及密度试验田块中,大豆理论产量达到了390.93kg/亩(含水量13%),刷新了内蒙古自治区小面积高产纪录。

玉米浅埋滴灌播种

玉米浅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田

大豆栽培试验田

在今年春耕备耕之际,内蒙古民族大学提前布局、超前谋划,于3月19日召开了“校地协同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推进会”,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和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的合作,形成了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在玉米、大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通辽市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抓住国家实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的机遇,助力玉米、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工作方案。

会场

为了具体落实单产提升工作方案,团队构建了“技术培训联动+试验示范协同+新型主体包联”推广模式,相关专家深入基层,开展了大豆密植栽培和玉米浅埋滴灌技术等单产提升相关培训,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北地区春玉米、大豆、粳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等项目建立了15个试验点、2个万亩试验方,做好了单产提升的技术和试验示范准备工作。同时,团队以科技小院作为载体,针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立了专家入驻乡镇、技术人员下沉村庄、研究生对接农户的技术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力争在玉米、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贡献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科技力量。

团队专家确定试验地块

刘鹏教授在扎鲁特旗开展大豆相关技术培训

张瑞富教授在扎兰屯开展玉米相关技术培训

上一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与通辽市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我校在2025年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中荣获佳绩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友会
Copyright ©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友会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电话:0475-8313293邮编:028000
备案号:蒙ICP备00000000号
官方微信